武進新聞


《錦繡中國年·尋龍之旅》楊橋村新春廟會“龍”重登場

時間:2024-02-14 20:21:30  來源:武進新聞  作者:陽湖網
日前,我區(qū)前黃鎮(zhèn)楊橋村的新春廟會“龍”重登場,通過非遺、民俗的展示,讓現場的游客感受滿滿的新年氛圍。
楊橋廟會產生于宋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龍舟迎春,福滿楊橋,龍舟接福是每年迎春廟會的重頭戲之一,由本地鄉(xiāng)賢人士在龍舟內寫“福”字,在龍舟行駛的過程中,通過窗戶就能將“?!弊炙偷酱迕袷种?,傳遞新春的美好愿景。緊接著,舞龍燈穿巷而過,為村民們帶來新年的好彩頭。在一聲聲吆喝聲、歡笑聲中,楊橋民俗盛會拉開序幕。
隨后,“調犟?!薄叭小痹诶辖种行狞c南陽橋輪番上演。據悉,每年開春時節(jié),農民都要對牛調教一番?!罢{犟?!边@一傳統(tǒng)舞蹈被稱為“江南一奇”“楊橋一絕”;三十六行走會是民俗盛宴里不可或缺的一項非遺活動,一行人敲鑼打鼓,熱熱鬧鬧,有舉著布帆的郎中、挑著工具的鐵匠……惟妙惟肖反映出很多人童年記憶里的老行當,長長的隊伍在楊橋老街上邊走邊表演,通過一聲聲的吆喝,為新的一年喊出豐收的口號。隨著時代的進步,三十六行走會已經從原有的走秀,變成總結去年,賦予新春最美好祝福。
前黃鎮(zhèn)南楊橋古文化研究會會長 邵競梅:我們把整個的我們的非遺,展示給廣大的觀眾,讓他們來體驗我們楊橋的民俗文化,感覺這種非遺的氛圍。
除了民俗表演之外,村里的孩子們還會以宣紙為原材料,跟著師傅開始捻紙。在南陽橋東側的巷子里人氣旺盛,不少村上兒童齊聚一堂,在動手中體驗傳承了600年的非遺技藝,捻出“龍”元素作品。
楊橋廟會非遺項目傳承人 余國良:楊橋是我們的根,楊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有信心、更有擔當來保護傳承。

武進新聞

更多>>

武進新聞20241218

武進新聞20241217

武進新聞20241216

武進新聞20241215

武進新聞20241214

武進新聞20241213

武進新聞20241212

武進新聞20241211

武進新聞20241210

武進新聞20241209

武進新聞20241208

武進新聞20241207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