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新聞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時間:2021-04-09 20:27:56  來源:武進新聞  作者:陽湖網
打造樣板  洛陽圻莊村民“抱團”自建農房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天起,《武進新聞》將在“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欄目中,開設“同心奔小康”子欄目,記錄鏗鏘有力的奮斗足音,講述溫暖幸福的小康故事。在農村,農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的方式,滿足居住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洛陽鎮(zhèn)圻莊村的5戶村民通過“抱團”建設農房,不僅節(jié)約了土地,還改善了居住條件,成為了該村自建房的“樣板”。 
上午9點,洛陽鎮(zhèn)圻莊村仙河港村民小組村民黃正南開車回到家。這是一棟6層高的農村自建房,一樓是車庫,2樓到6樓都是大平層,里面一共住了5戶人家,都是同村村民,一層一戶。黃正南把車停進一樓車庫,從車庫直接乘坐電梯回到了位于5樓的家。家里寬敞明亮,裝修十分氣派,還安裝了中央空調、指紋鎖、視頻監(jiān)控等設施,布局也十分合理,南北通透,四室兩廳兩衛(wèi)。如今,黃正南一家5口都住在這里。
住著舒適的新房,再回憶過去,黃正南還是一番感慨。原來的舊房子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墻體都是空斗墻,采用的是空心樓板,幾十年過去了,房屋出現了很多安全隱患,這讓黃正南和其他村民萌發(fā)了改建的想法。
村民 黃正南:本身住在老房子里就擔心的,房子起層高,那時候兒子新房裝修,空調打洞都打不了,住在里面都害怕的,后來裝修好了兒子都不肯住?,F在條件好了,想想自己年紀也不大,趕到城里住也不方便,一直住在鄉(xiāng)下,后來兄弟幾個就把老房子拆了改造一下。
今年54歲的黃建華住在三樓。如今,他們家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大大小小一共九口人其樂融融地住在一起。
村民 黃建華:以前的老房子只有一間門面,原先房子算是危房了,三層樓上不能住人,只有兩層可以住人。
現在的房子是在原來的宅基地上重新翻建的。一共花了200多萬元,每戶平攤到建設費用40多萬元,各自再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進行裝修。樓層也是通過抓鬮的形式安排的。
村民 黃正南:樓層比原來稍微高一點點,跟鄰居調解好,住起來比城里的房子住得舒服多了。
村民 黃建華:現在住得很舒服,人多也熱鬧。
如今,這座“小洋樓”已經成為圻莊村農村自建房“樣板”,村民“抱團”自建房的模式也得到了村里的支持。
圻莊村洛陽鎮(zhèn)圻莊村黨總支副書記 馮建新:第一是節(jié)約宅基地的面積,第二是改善村民的住房條件。下一步,我們村里也有意向組織本村的老百姓有改造需求的,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來實地參觀,也可以采取這種模式來統(tǒng)一建造。

武進新聞

更多>>

武進新聞20241218

武進新聞20241217

武進新聞20241216

武進新聞20241215

武進新聞20241214

武進新聞20241213

武進新聞20241212

武進新聞20241211

武進新聞20241210

武進新聞20241209

武進新聞20241208

武進新聞20241207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