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良”為引 揚巾幗精神 |
時間:2024-09-28 20:40:25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激發(fā)巾幗愛國之情、凝聚巾幗奮進力量,全省婦聯(lián)系統(tǒng)正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綻放‘她’力量”巾幗宣講行動。在我們常州,數(shù)十年前就誕生了一位“女中豪杰”史良,如今,她的精神仍被廣為傳頌。今天,就讓我們跟著紅色宣講員的腳步,去看看“史良”的風采如何影響當代人。 自古江南多才俊,青果巷里出人才。來到“江南第一巷”,史良故居便座落于歷史文化街區(qū)東北角。跟隨宣講員談飛虹的步伐,孩子們走進了這座江南民居風格的晚清建筑。作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首批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故居結(jié)合史良角色,以其生平經(jīng)歷為載體,以玉之德比“女君子”,采取實物展陳、展板介紹、新媒體技術(shù)等形式,突顯了史良仁·溫良存初、智·巾幗英豪、義·銀盾律師、勇·救國君子、忠·法政女杰、潔·赤誠冰心等優(yōu)良品格。面對樁樁件件的事跡和含義深遠的文字,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們傳達了尊敬英烈、弘揚正氣的思想。 小學生
肖哲瀚:她為婦女做了很大的貢獻,還制定了婚姻法,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以后我們也可以讓紅色精神傳承下去。 宣講員
談飛虹:作為湖塘鎮(zhèn)的理論宣講員,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聲音,能夠讓大家了解到常州這樣一位杰出的女性代表,能夠都跟她學習,從她身上汲取到巾幗力量。 用好紅色資源,傳播時代之聲。除了在史良故居里宣講革命故事,談飛虹還走進位于西太湖的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與勵志青年們一同重溫史良在法學上的傳奇事跡,感受其“伸張正義、維護弱者利益”的律師初衷。根據(jù)記載,史良23歲考入上海法政大學,后因不滿該校的辦學方針,便率領(lǐng)100名同學集體轉(zhuǎn)入上海法科大學就讀。1927年,史良大學畢業(yè),求業(yè)之路萬般險阻,因上下級矛盾蒙冤入獄,最終在同鄉(xiāng)師長董康的幫助下,31歲的史良開始了她長達20年的“行律”生涯。由于對律師有著獨特的情愫,也具有極高的天賦,短短一年,史良自己開辦了律師事務(wù)所。在她看來,當律師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正義的化身。 宣講員
談飛虹:而事實上,她也的確做到了。在史良接手的案件中,有相當一部分涉及婦女和婚姻問題,對于那些受冤屈和被欺壓的婦女,她全力以赴幫助她們。一次,有個窮困婦女,被一個有地位的男人欺騙,生下小孩之后才發(fā)現(xiàn)該男人早已有家室。了解情況之后,史良熱心與婦女談心,并免費為她辯護。最終案件得以勝訴,男方答應(yīng)每個月付給該婦女和小孩生活費。 1950年,史良主持并落實了我國第一部《婚姻法》,這也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大法。同時,她推動完善審判制度,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查處執(zhí)行不力和縱容、袒護,干涉婚姻自由的非法行為。如今,“史爭旦夕
良善允正”便是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的院訓,既暗合“史良”先生的名字,又彰顯了學院的辦學特色,指引著廣大學子奮發(fā)進取。 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學生:我們院的同學都有一個公平的理念,不管是其他院同學有矛盾的時候詢問我們院的同學,我們院同學都會去幫助他們,讓法律服務(wù)我們的生活。 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學生:史良她一直幫助女性獲得自身的權(quán)益,作為一個女性,史良先生應(yīng)當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她為那個時代做出了很偉大的貢獻,那我也想在我們當代中國,進一步延續(xù)史良先生的事業(yè),去為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做貢獻。 史良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擁有名律師積累的財富,擁有新中國司法部長的地位,然而,她卻將自己在上海因為訴訟獲得的十余幢房屋無償獻給了黨,另一棟三層樓的60余間房屋撥給民盟上海市委作為辦公,身后僅有3000元的財產(chǎn)。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今天的社會中尤為難得,也激勵和鞭策著當代青年,以社會責任和社會貢獻為己任。 宣講員
談飛虹 能夠從自己的命運抗爭到為整個民族為女性的解放來抗爭,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學生,帶他們?nèi)タ垂示涌唇艹鋈宋,能夠從各個層面各個年齡段滲透這些紅色教育,使紅色教育更加有效。 “延陵有君子,鐵肩擔道義為生民立命;開國女部長,妙手著法統(tǒng)替天地正心!边@樣一位巾幗英雄,毛澤東曾評價她為“女中豪杰”。希望榜樣的力量能夠帶動各個年齡段的人,讓紅色精神在常武大地傳播得更廣更深入人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