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連線


“匠心筑夢” 走近非遺(教育新時空)

時間:2022-08-17 21:46:16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非遺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咱們常州有不少國家級的非遺項目,留青竹刻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暑假,星河實驗小學和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聯(lián)合組建的“匠心筑夢”社會實踐團走訪多地,孩子們近距離接觸、體驗留青竹刻這一非遺。
護苗行動

 8月10日,實踐團來到天寧區(qū)雕莊歷史文化陳列館,走近留青竹刻非遺傳承人徐敏。(一段現(xiàn)場)以刀代筆,以竹代紙,徐敏在竹子表面僅0.1毫米厚的竹皮上,通過雕刻山水、人物、花鳥、魚蟲,把詩、書、畫、篆刻融于一體,呈現(xiàn)文靜淡雅、清秀古樸、層次分明的意境。
 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生 王哲楠:竹子的品質(zhì)跟特征也是挺拔堅貞,象征著廉政這樣的品質(zhì),在常州有不少留青竹刻大師把留青竹刻的名聲提起來的,但我覺得接下來要做的傳承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要做的
             留青竹刻非遺傳承人 徐敏: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們這個留青竹刻的技藝,通過體驗參觀,還通過調(diào)研的方式,不光是淺薄的了解,而且他們通過寫文章,然后回去以課題的方式來傳播,我覺得這個值得欣慰
 在陳列館內(nèi),大小朋友共上一堂“拾遺”課,體驗一把“非遺手藝人”,在徐老師的指導下練習留青竹刻的基本技法“鏟底”,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那么難,角度、力道都會影響“鏟底”的成敗。
 星河實驗小學三8班 穆柯妍:我們學習了留青竹刻的歷史,還有它的方法,留青竹刻不僅需要的是力氣,還需要耐心,學習也是這樣,也要有耐心。
 匠心為刀,韻華為面,從傳承到傳播,從“手藝人”到“守藝人”,徐敏展現(xiàn)了非遺傳承人的匠心堅守和責任擔當。
 留青竹刻非遺傳承人 徐敏:借眾人的力量,因為我成立了眾人拾遺文化研究會,我的目的就是讓眾人拾柴火焰高,利用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傳承和傳播。

生活連線

更多>>

生活連線20240930

生活連線20240929

生活連線20240928

生活連線20240927

生活連線20240926

生活連線20240925

生活連線20240924

生活連線20240923

生活連線20240922

生活連線20240921

生活連線20240920

生活連線20240919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jīng)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zhuǎn)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