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連線


傳承泥塑:"玩泥巴"玩進大展

時間:2020-10-20 16:15:47  來源:生活連線  作者:陽湖網(wǎng)

與此同時,"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獲獎作品揭曉,全國475件入圍雕塑作品中,常州泥人館報送的作品入圍16件,其中2件作品獲獎,并被中國雕塑博物館永久收藏。                     
【同期】《下雨天 老師帶同學們過馬路》作者 常州市實驗中學學生 馬煊皓
因為家長不能進入校園,老師就穿著雨皮帶著我們慢慢的走過去,這件事情對我印象十分深刻。我把老師和學生的形象都虛化了,表現(xiàn)了師生之間真摯的情感,這樣就不喧賓奪主,讓人回味主題。
"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于今年4月底開始征集作品,并于今年8月在中國雕塑博物館開幕。馬煊皓就讀于常州市實驗中學,參賽時他還是常州市三井小學的一名小學生,憑借作品《下雨天 老師帶同學們過馬路》獲得了評委提名獎。
【同期】《下雨天 老師帶同學們過馬路》作者 常州市實驗中學學生 馬煊皓
我感到很自豪 有一件作品被博物館永久收藏,我感到十分自豪。
【同期】常州泥人館執(zhí)行館長 陳玉云
 一個全國性的比賽,然后這一屆參賽的作品總數(shù)大概有4000多件,其中我們獲獎的是16件作品。最佳造型獎全國只有9件,還有評委提名獎也是只有9件,我們是各拿了一件。
據(jù)悉,來自常州泥人館小學員申若寒的作品《你是我的眼》斬獲了最佳造型獎,另外,在本次大展上備受關注的還有《"佑我中華"火神山》、《“五谷豐登”谷倉罐》、《舞者》等作品。
【同期】《"佑我中華"火神山》作者 常州市田家炳中學學生 呂丞
當時剛好聽說火神山醫(yī)院建成了,那時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應該做點什么來紀念一下。我在網(wǎng)上搜了一些相關的圖片,稍微改了一下,周圍融合了一些其它山的特色,把它做得像火的形狀。
【同期】《“五谷豐登”谷倉罐》作者 常州市新橋第二實驗小學學生 李琪翔
我回老家,看到奶奶家的谷倉罐,因為那時候正是疫情期間,隔好幾天才能去買一次菜,每次都要買很多很多,我就想到可以用這些谷倉罐,裝這些菜保存下來。
【同期】《舞者》作者 常州市新橋第二實驗小學學生 李琪飛
我小時候有時間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跑到小區(qū)下面去抓些泥巴,弄在手里玩。在學校能上了泥塑社團,很有成就感,感覺小時候玩泥巴沒有白玩。
泥塑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也被親切的稱為"玩泥巴"。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曾經(jīng)陪伴著無數(shù)孩子度過童年的"泥巴",一度在城市生活中變得蹤跡難尋。這些年,榮長付將泥塑帶進多所學校帶進博物館走近公共視野,讓更多的孩子感受"玩泥巴"的樂趣,在快樂中汲取美育的滋潤。
【同期】常州泥人館館長  榮長付
獲獎還是次要的,主要是美育要先行,能夠把美育的東西讓青少年能夠從中得到審美的情操,那是我們教育的重點。我現(xiàn)在因為精神文明越來越正式,這些對我們生活太有用了,所以我們也是建立多渠道多通道,能夠把傳統(tǒng)的文化進行基礎的教育。
非遺保護傳承要從娃娃抓起,只有讓孩子從小接觸、了解、喜歡上非遺文化,才能讓孩子真正成為非遺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守護者、創(chuàng)新者。 

生活連線

更多>>

生活連線20240930

生活連線20240929

生活連線20240928

生活連線20240927

生活連線20240926

生活連線20240925

生活連線20240924

生活連線20240923

生活連線20240922

生活連線20240921

生活連線20240920

生活連線20240919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jīng)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zhuǎn)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