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村莊呢,都是一部歷史,有著自己的獨特文化和品格,每一個村莊的變遷,都印證著一個時代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軌跡。牛塘鎮(zhèn)盧家巷村的村民們就用編寫村志的方法,記錄下他們這個村的歷史變化。
11月25日,牛塘鎮(zhèn)盧家巷村委舉行了《盧家巷村志》的發(fā)布儀式?!侗R家巷村志》于2013年3月開始編寫,全書共有11篇40章136節(jié),全面收入了盧家巷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百業(yè)百科,系統(tǒng)記載了盧家巷村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fā)展軌跡。今年74歲的王平和是《盧家巷村志》的編寫人員之一,作為土生土長的盧家巷人,他親身感受著家鄉(xiāng)幾十年來的滄桑巨變,在村志的編寫中,他也出了一份自己的力。
編寫人員 王平和 一個是提供一些材料 因為我當過很多年的村支部書記 相當多的資料 我也比較熟悉 而且對有些情況也比較了解 第二進行審核 盡量能夠符合盧家巷村的實際情況
在王平和看來,《盧家巷村志》不僅僅是一本關于村歷史的書籍,在這個鄉(xiāng)村快速變化的時代,編修村志,全方位記錄鄉(xiāng)村狀況以及變化,更是一種挽救村落文明的方式。
編寫人員 王平和 盧家巷村改變的過程 前進的過程(記錄下來)盡量把這個工作做好 (再加上)人員比較分散 都散落在各地 考慮到大家的一種要求 編寫一個村志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雖然時代發(fā)展,有些東西已經很難留住,但是用文字記錄下腳下的這片土地,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