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調適、戶外運動、吃對食物,可幫您調適身體,破解冬天血壓飆升困局
醫(yī)學指導/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心血管科教授黃琳
每到降溫天,各大醫(yī)院的急診室總被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患者和家屬擠得人滿為患;高血壓門診里,醫(yī)生也總被追問:“我的血壓怎么突然飆升啊?怎么辦啊?”心血管專家指出,除了人們熟知的“夏天好過,冬日難捱”的血壓季節(jié)性不穩(wěn),其實還有冬日抑郁與血壓飆升之間的惡性循環(huán)需要打破。
三大針對性措施——情緒調適、戶外運動、吃對食物,能幫助您調適身體,破解冬天血壓飆升困局。
病例
冬天血壓飆升 阿伯慌了
73歲的何伯最近特別煩躁,還跟老伴鬧起了別扭。
原來,何伯一直身體不錯,因為女兒從事醫(yī)療行業(yè),在她的監(jiān)督下,何伯的體檢、運動、飲食控制都完成得很好。由于他一向體型偏胖,在家中還常規(guī)監(jiān)測血壓、血糖值。何伯有一個小本子,登記著最近幾年的每周測量數據。何伯老伴說,正是這本子惹的禍。
從前幾周開始,何伯發(fā)現(xiàn)血壓突然高了起來,原本收縮壓穩(wěn)定在135~145mmHg,連續(xù)幾周卻出現(xiàn)了150mmHg,甚至162mmHg!“我這是得高血壓了,得趕緊吃藥!”何伯一直向老伴嘮叨說。偏偏年尾工作忙,女兒一直沒空,何伯也不敢打擾女兒,于是竟然偷偷拿老伴的高血壓藥吃了。吃了三天,何伯偷偷測血壓,發(fā)現(xiàn)血壓沒降,反而自覺頭疼、走路喘息、心慌。
得知真相的老伴拉著何伯到醫(yī)院求診,才知道他亂吃降壓藥,導致心腦血液灌注不足。
析因
寒冬血壓通常上浮10~12mmHg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心血管科教授黃琳指出,像何伯這樣,冬天發(fā)現(xiàn)血壓“飆升”的例子其實不少,“臨床上,每到冬天,高血壓門診經常有患者來就診時表示不知道為什么血壓升高了”。其實血壓高低是與自己比,冬季血壓比夏天高10~12mmHg是很普遍的。
有醫(yī)學研究表明,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0~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于夏季。
血壓本身有季節(jié)性變化,夏天氣溫高,人體的血管擴張,因此血壓會降低;而到了冬天,人體處于寒冷環(huán)境,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tǒng)作用增強,機體受冷通過皮膚末梢到中樞的神經反射而使體內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增高,耗氧量明顯增加,導致血液流動加快,血壓升高,另一方面,心血管受冷后出現(xiàn)收縮、抵抗,此時心率和心輸出量增加,呼吸加快,血壓也會升高。
冬日抑郁
與血壓不穩(wěn)惡性循環(huán)
如果說上述因素很多人聽說過,那第二種因素則經常被人忽視,那就是冬日抑郁與血壓不穩(wěn)之間的惡性循環(huán)。
黃琳指出,在嶺南這樣的南方,真正的冬天往往是冬至過后,氣溫維持在20℃以下,早晚溫差較大,日照減少,如果再遇上綿綿的下雨天,陰冷潮濕,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失調。由于天氣變化了,人們易出現(xiàn)情緒波動,或低沉,或煩躁,睡不好覺、伴有疲勞、頭暈頭痛,血壓也升高了,或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出現(xiàn)了波動,導致原有心血管疾病加重。醫(yī)學研究證實,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已成為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且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事實上,這一因素與上述冬夏血壓變化因素也是相關的——冬天日光照射時間縮短,陽光強度降低,大腦的松果體興奮,由它控制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就會減少,而它們的減少使細胞興奮性降低,人就會處于抑制狀態(tài),情緒低沉,睡不好覺,總感覺疲憊。
回到何伯的個案,仔細詢問病史,可了解到何伯近期總是晚上睡不好覺,煩躁,白天疲勞,心情不好,對一些事情不感興趣,有時有頭痛或胃痛或肌肉痛等情況。老人通常易為睡不好覺而苦惱,再加上監(jiān)測到血壓不穩(wěn),又加重了抑郁焦慮情緒,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治療
試試中醫(yī)藥緩解抑郁
冬季血壓驟然升高,可不能置之不理。黃琳提醒,血壓波動性增大帶來的最主要的危險就是并發(fā)癥增多,容易引起心絞痛,造成腎功能損傷,尤其是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衰等,導致中風偏癱甚至死亡。因此哪怕在冬天不那么低溫的嶺南地區(qū),每年冬季刮風降溫時,醫(yī)院的急診室也總是人滿為患,腦中風、心肌梗死患者明顯增加。
黃琳提醒,寒冷時節(jié),更需把血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可增加監(jiān)測血壓的次數,如是高血壓患者,應堅持用藥物治療,可采取加藥或調藥來控制血壓,不過要提醒的是,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就醫(yī),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和藥物種類。
有些高血壓患者雖然用了多年的降血壓藥,但冬季血壓控制依然不理想,黃琳提醒,除了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外,還可以用中醫(yī)中藥治療。
中醫(yī)依據辯證而選方用藥,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明確指出了人的情緒與肝、脾、心、肺、腎等臟腑有關系,像抑郁焦慮情緒與肝、心、肺臟的功能損傷最為密切,臨床多辯證為肝郁氣滯、心肝火旺、脾虛肝郁、氣滯血淤、陰虛火旺、氣血虧虛等。治療常用疏肝解郁、清肝瀉火、滋陰降火、補氣健脾等方法,可以調整患者的睡眠,改善抑郁焦慮情緒,利于降低血壓。
支招
調控冬日血壓 食療也有效
黃琳認為,冬日要護心,從調節(jié)生活起居著手也是良策,包括三方面:
一是調控情緒。
《黃帝內經》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靜神內守、病安從來……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是說人們應當保持一種“恬淡虛無”的狀態(tài),做到精、神內守,身體不被過多的事務所勞累,思想不被過多的思慮所困擾,這樣形體才不易衰老,精神也不易耗散。當遇到工作或生活壓力、不開心事件,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學會給自己積極向上的暗示,學會用自我娛樂、助人為樂等方法,放松機體與精神,使得焦慮抑郁的情緒得到緩解,從而保持情緒、血壓的穩(wěn)定。
二是多到戶外曬太陽和參加運動。
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陽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線,可以減少冬季的抑郁情緒;做到早睡晚起,特別是老年人要在太陽出來后才外出鍛煉,人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以增加機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的功能,可以喚醒細胞的興奮,使人保持積極的情緒。多參加戶外活動和鍛煉,如散步、跑步、打太極拳、跳健身舞等,這些活動都能調動情緒、緩解抑郁焦慮狀態(tài)。
三是進食有利于改善情緒的食物和中藥膳食。
在一日三餐中,多食一些能夠改善情緒的食品、蔬菜、瓜果,如:全麥面包、牛肉、香蕉、橙子、葡萄、巧克力等,每天喝白開水為主,少喝濃茶、咖啡等飲品。也可用一些有效的中藥膳食來幫助調節(jié)睡眠和情緒,如:
1.蓮心茶
蓮心2克、開水泡10分鐘后可飲,適用于心火旺盛者。
2.靈芝煲烏雞
靈芝適量、紅棗10克、烏雞150克,同煮至雞肉爛加調料,飲湯吃肉,適用于氣虛者。
3.二仁瘦肉湯
柏子仁10克、酸棗仁20克、大棗10克、瘦肉50克,同煲1小時,飲湯每周2次,適用于心肝血虛者。
4.百合蓮子湯
百合30克、蓮子20克、桂圓肉10克、大棗10克,煲2個小時,每日早或晚服,適用于心脾兩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