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jīng)落下帷幕,考完試的你是否如釋重負?后高考時期,放松的同時有針對高考生的詐騙套路值得警惕。一起跟阿亮警官去了解一下。
阿亮警官:聊聊反詐,侃侃防范,阿亮警官說警事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阿亮警官也根據(jù)往年發(fā)案情況梳理了三類有關高考生的典型騙局,請大家注意甄別。第一類就是有關提前錄取的詐騙。騙子往往冒充某大學招生辦,打電話給受害人,稱因國防、藝術類院校提前招生,如果想被學校錄取,需提前交納學費。
武進公安反詐宣講團成員 新城派出所民警 陳敏:提前批次錄取工作由專門的計算機系統(tǒng)按志愿和投檔規(guī)則投檔,不受任何人為因素影響。查詢成績、填報志愿,需通過招生部門公布的統(tǒng)一網(wǎng)站進行操作。
阿亮警官:第二類則是有關出國留學的詐騙。一些受害人往往會托熟人為自己的子女申請國外大學,辦理出國留學手續(xù),可是在支付其勞務費后,就找不到對方了。
武進公安反詐宣講團成員 新城派出所民警 陳敏:如果選擇個人申請,要和國外大學實時保持聯(lián)系,如果選擇留學機構,一定要選擇規(guī)模較大、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好、經(jīng)營狀態(tài)佳的留學中介。
阿亮警官:第三類則是有關助學金的詐騙。自稱是教育局的負責人會給考生打電話,稱了解該同學的家庭情況,可以為其申請助學金,但要先交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報名費,受害人信以為真,從而被騙。
武進公安反詐宣講團成員 新城派出所民警 陳敏:考生及家長要主動與當?shù)亟逃块T或?qū)W校聯(lián)系求證,不要隨意透露家人姓名、電話、職業(yè)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轉賬。
看清這幾類詐騙的套路了吧,一定要擦亮雙眼,避免上當受騙,好好享受后高考時期的歡樂時光吧。
|